审稿社会化与水平控制

点击数:531 | 发布时间:2025-08-04 | 来源:www.sczycpa.com

    因为新兴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冲击,出版企业特别是编辑的重压日益加强。一方面,因为编辑力量不能满足书均效益日益减少、图书品种日益增加的需要,致使编辑审稿任务加剧,呈现超负荷运转状况;其次,编辑加工力量不足不能满足出版周期缩短的需要,致使书稿审读加工环节成为妨碍出版企业飞速发展的瓶颈。降低审稿时间,必然影响图书水平;增加编辑力量,又会提升出版企业的运营本钱,于是出现编辑加工社会化趋势。

    编辑加工社会化是指出版企业将部分编辑加工业务交由社会力量承担的一种营运管理模式。一般,出版企业会选择专门从事编辑加工工作的工作室、有关专业高校教师、曾在出版社工作过的“自由态”编辑等担任编辑加工工作,这类社会力量确实解决了出版企业的燃眉之急。然而任何事都具备两面性,有利必有弊。很多书稿社外加工也带来了水平控制问题。因此,重议审稿社会化、控制图书水平尤为必要。

    1、外审书稿存在的问题

    通过总结整理发排前书稿和成品书的水平检查状况,书稿中存在的问题分为两类:一类是内容加工问题,另一类是技术处置问题。其中,内容加工问题占81.4%,包含多(少)字、错别字、语句不完整、引文错误、文不对题等;技术处置问题占18.6%,包含正斜体错误、大小写不统1、术语不统一等。在内容加工问题中,多(少)字、错别字等这种纯文字问题约占42.4%,标点符号问题约占13.3%。文字错误问题如“分据(析)”“合金刚(钢)”“条行(形)按钮”“廷(延)时”“公益(共)性问题”。标点符号错误问题如“一首‘感恩的心’”(单引号应改为书名号)、“芙蓉姐姐、虐猫事件”(应为“芙蓉姐姐”“虐猫事件”)。

    2、外审书稿问题产生是什么原因剖析

    有的问题,尤其是一些低级错误,并不是因为编辑的业务水平不够高所致,而是与社外编辑加工不细致;责任编辑没认真整理书稿,把关不到位;复审职员审核不到位;排版职员改错不到位或误操作;校对职员未认真把关等缘由有关。除此之外,书稿中还存在一些需要编辑依据我们的专业常识和加工经验才能发现的隐性问题。如:

    (1)常识性错误:如“中国的书院早在19世纪就出目前发达的黄河流域”(中国的书院其实始建于唐代);“中国有孔子,并有其名著《大学》《中庸》”(《大学》《中庸》非孔子作品);“与国内接壤的有15个国家:朝鲜……锡金、不丹”(应为14个,2006年国内不再承认锡金)。

    (2)逻辑性错误:如有关食谱的图书,只提及调料的用量“精盐10克,花椒5克”,但在具体操作中未说明用处。

    (3)定义性错误:如ξ=0为临界阻尼(应为零阻尼),1m=1000000nm(应为109nm)。

    (4)计算错误:如20 * 3982.11=79642.28。

    3、解决问题与控制水平的办法

    1.关注源头,保证撰写水平

    当今社会,激烈的角逐、快步伐的生活、强烈的物质追求欲望使得大家的心态常见趋于浮躁,较易将目光投注到眼前的得失和投机行为上,不少作者难有“十年磨一剑”的毅力和耐心,致使图书商品“先天不足”,后期加工困难程度增大,加工水平很难保证。若要保证最后的商品水平,第一应从源头――刚开始的策划组稿、作者选择、中耕抓起,使“不好的品”降低或消灭在萌芽中。

    2.看重外审队伍建设

    现在编辑加工社会化已成正常状态,培养一支成熟的、加工技能过硬的社外编辑队伍并不断使其得到优化势在必行。第一,要选择具备较强责任心、专业常识扎实、文字功底好、空闲时间充裕且有肯定加工经验的社外编辑拓展合作;可以与一些综合能力较强的社外编辑签订合作协议,给予肯定的收入保障,以利于队伍的稳定和管理。第二,应创造肯定的学习条件,加大社外编辑培训,不断提升他们的加工水平。第三,应注意料之外审队伍的专业结构建设,以弥补社内编辑在专业方面的不足。同时,应该注意社外编辑的分类管理,对于不同专业范围的书稿,应有针对性地选择社外编辑进行加工。

    3.控制品种,保证加工时间

    俗话说“慢工出细活”,充足的审稿时间是保证书稿加工水平的首要条件。近年来,图书品种的剧增无形中缩短了编辑加工时间,致使图书水平降低。因此,需要控制图书出版的品种数,向单品种要效益,而不是简单地堆砌品种。

    另外,确因急稿没办法保证充足的加工时间时,也可使用社内多位编辑分别加工、责任编辑负责统稿的方法;为降低和防止低级错误,除编辑要认真细致外,还可借用其他辅助方法,如校对软件等。

    4.夯实基础,保证整理水平

    因为组稿编辑目前愈加很难静心做文稿加工工作,而是将问题交予社外编辑处置,或留待下一环节(复审、终审、校对)解决,从而致使问题不可以准时解决,甚至遗留到成品书中。而且因为个别组稿编辑长期不看稿,加工稿件的能力弱化,很难应付较为复杂的书稿的统稿工作。因此,组稿编辑也应不断加大业务学习,看重编辑加工经验的积累,不断提升自己整理书稿的水平。

    5.奖惩并行,保证责任到位

    为了保障编辑加工水平,一般还需要打造相应的勉励机制与问责机制,如此既能提升社外编辑的工作积极性,有效地提升加工水平、加快加工速度,也能使社外编辑强化责任意识,看重编辑加工水平。在实质运作中,可通过调节社外编辑加工成本标准来体现。比如,在低于规定标准的首要条件下,对于加工水平较好的社外编辑,可适合调高付费标准,或在年终结算时给予适合奖励;对于单本书加工水平不符合需要的社外编辑,可退回重新加工并调低该书的付费标准;对于加工水平常常不合格的社外编辑,则应引入相应的淘汰机制。

    6.看重二三审,保证后审水平

    国内图书出版业实行的是三审三校规范。因为不少编辑将书稿的初审权下放给社外编辑,难免产生加工不到位的问题。为稳妥起见,必须要看重二三审的把关用途,把问题解决在发排前。

    冰冻三尺非1日之寒,滴水石穿非1日之功。控制和提升书稿水平,非一朝一夕之事,编辑需要时刻紧崩“水平”这根弦,出版企业也要通过长期不懈的努力,探索出一套有效的管理方法,使企业水平之树常青。

    (帅志清,清华大学出版社副编审)

  • THE END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不慎侵害的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专业院校

返回顶部

Copyright©2018-2024 中国考试人事网(https://www.bzgdwl.com/)
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037099号-1

  • 中国考试人事网微博

  • 中国考试人事网

首页

财经

建筑

医疗